“智慧场馆”请回归实用主义
发布时间:2017-12-28 浏览人数:1183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智慧”两个字炙手可热,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行业风生水起,“智慧场馆”亦不甘落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也将“智慧场馆”建设提上日程,反反复复进行市场调研、引入外脑、内部研讨之后发现,“智慧场馆”貌似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噱头大于实质。
何为“智慧场馆”?当前,行业对于这个课题的解读无外乎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智能楼宇框架下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即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建筑自控、综合布线、安防安保、出入控制、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各种设备实施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硬件设施已经不是主战场,于是有了第二个层面,即围绕智能终端及软件升级而衍生的各种服务模式。目前,提及较多的是基于大数据通过轨迹追踪将传统参展、参会行为智能化,进而将观众、展商及产品信息数据化。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蓝图勾勒在我们眼前:对人流量进行追踪分析,了解观众在场馆中的行动偏好,从而更新标识系统及广告位的设置,以提升客户体验及场馆的综合收益;通过人流量考察会议主题或者演讲嘉宾的吸引力,作为会议评估的依据;追踪及记录客户行为,为展商及主办方提供决策依据;根据会展场馆的繁忙和空闲时期进行能耗控制,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等。
不管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升级,真正能够称之为“智慧”的场馆案例寥寥无几。硬件到位,或是管理跟不上,或是产业链不健全,大多数都被束之高阁;软件到位,或是技术不成熟,或是应用不接地气,大多数都成为鸡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当前“智慧场馆”建设的一个尴尬局面。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一味追求高大上,期待能重塑会展业格局的惊艳之作。但基于现有技术,解决服务链条上的某一个痛点,不失为实现“智慧”的捷径。比如,参加一个行业会议,会议在线直播功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会议现场视频直播画面,可以轻松实现互动分享。很简单的应用,解决了无法到现场却可以远程参会学习的痛点,创造了很好的用户体验。
“智慧场馆”的建设,亦应如此。通过AR、VR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感,通过智能机器人解放劳动力,通过生物识别系统实现安全管理……都是未来智能场馆的发展方向,能快速实现固然很好。但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如把现有技术应用好,提供稳定高速的WiFi,通过终端创造人性化的交互体验是智慧最为基础和根本的要求。
“智慧场馆”的建设不是成本与技术的问题,而是了解需求解决痛点的问题。
一方面,应当从用户的痛点出发,优化用户体验。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大空间和人性化的矛盾,智能导航是解决方案之一。同时,也在尝试引入共享单车、无人驾驶车等新鲜事物,在解决大空间问题的同时,为客户创造不一样的体验。
另一方面,应当从管理的痛点出发,提升管理效率。不妨循序渐进三步走,通过软硬件的投入尽可能多地解放传统的物力和人力,实现信息化;将信息化获取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智能化;通过智能化打造全新的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创造新的盈利增值点,实现智慧化。
所谓“智慧场馆”,不应该是逞工炫巧的高额投入,不应该是高深莫测的玄虚,也不应该是孤芳自赏的标榜,而是应该切实解决场馆运营痛点,回归人性,为客户和员工创造接地气的智慧体验!
智慧场馆的实现,首要便是场馆自身的信息化实现。信息化建设型和经营型的展览馆是传统展览馆面向新世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也是现代展览馆发展的必然。具体可以体现在:
01
展馆的安全管理信息化
展馆是短时间内大量的人流量的集散聚集场地,安全将是第一要素。那么在展馆的无死角监控领域、门禁系统、安防系统、消控系统、车库管理、照明控制、空气质量监控、重要物品(阀门、电闸、网关)监测等与展馆基础安全运营息息相关,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整个展馆在安全领域实现信息中心“中枢”化安全建设,统筹管理,具体如何构建,在本文中将不过多赘述,想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安全建设管理方面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02
稳定的数字化网络环境部署
提到信息化建设,是离不开对网络的实施和部署的。在当前我国内的展馆,暂且不提网络的部署后在展馆方是否有对数据的采集,和后续的统计分析具备该意识和技术团队,单单就场馆现场的手机信号4G的稳定性,场馆WIFI环境的稳定性,便已经让组展方、参展商和观众们难以接受。没有一个良好稳定的网络环境,那么对一场展会本身也好,展馆也罢,要做信息化建设,无异于天方夜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展馆通过建设稳定的数字化网络环境,不但有助于展览会项目现场开展更多的信息化互动,提升展商和观众的体验,同时也将是展馆建设自身大数据中心的必备技术手段。
03
对外展示系统信息化
对外信息化展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面向互联网的信息展示;另一部分是面向来展览馆参观的观众的信息展示。在互联网上展示展览馆信息,网上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浏览网上展览馆的信息,全面的展示涉及到展览馆各个方面的信息,在技术实力允许下,展览馆还可以建立展馆的互联网数字化展览,将展馆的各项展会,搬到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展出,并可实现相对应的交互互动和促成交易。
而面向来展览馆参观的观众的信息展示,通过虚拟现实、三维空间、图像、声音、超文本链接等多媒体化的方式,亦或者通过与展馆微信公众号(或APP等类前端交互功能平台)的结合,为步入展馆的参观的群众或展商,做信息化的导览和咨询解答服务。
04
对内办公系统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满足展览馆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高效率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需要,提供邮件服务、会议组织、日程安排、公文发送、个人办公、议题讨论、管理监督等功能,有效的协助展览馆领导顺利完成各项工作。通过对内部的OA系统,CRM等系统的必要引入和使用,必须能够确保从高层次到低层次的各部门,以及所有有关的办公人员都可以在桌面计算机上处理日常工作,在网络上完成绝大部分公文的处理和传送工作,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及时获得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知晓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从而进行决策。
以上只是在展馆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中不可跨域的4个基本要点,展馆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管理实践信息化的过程,是管理的大整合,展览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要根据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展览馆的实际,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框架,以此来指导具体的信息化进程。要统筹利用单位已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信息化建设不单纯是一个系统,它包含了很深的管理思想,根本上讲是一个管理项目,只不过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去实施。
“互联网+会展”新常态下,展馆的建设和运营发展,必然要顺应大潮,打造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新兴展馆,不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前我国展馆市场业态下,突破现有局面的出路!展览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随着展览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随着单位环境的变化,展览馆的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也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深入。